(胡浙平)基层是党的建设的晴雨表,人民群众对党的评价往往是从身边感受说起的,基层组织又是党的建设和全部战斗力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但另一方面,基层组织建设头绪多,任务重,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得做好,这对于学校各级党组织来说,也都是一种考验。

  办好业余党校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1991年,我们就办起了校级党校。进入新世纪,浙江高教事业蓬勃发展,在校大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我校两校区办学在校生也突破万人,这还不包括成人教育。师生员工特别是青年大学生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热情非常高。面对新形势,一所党校显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和当时的党委组织部长黄丰平、宣传部长唐思鲁同志商讨,可否办二级党校?“英雄所见略同”,他们两位都很赞同。征得学校党委同意,二级党校就在各学院红红火火开办起来了。2005年各二级学院党校基本建成,形成校院两级培训体系。后来,学校发展到一万五千学生规模,要求参加党校学习的同学(还有部分老师)非常踊跃,为了考虑教育效果,有的二级学院党总支通过“入学考试”加以筛选。记得2012年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经管学院二级党校开学,时任学院党总支书记傅晓炜老师邀请我讲第一课,地点选在闻理园A4-122。站在讲台上,只见得底下人头满满,济济一堂,但是同学们听课纪律之好、态度之认真、精神之饱满,着实令我感动。据了解,全校二级党校每年培训入党积极分子都在两千四五百人的规模。党校是大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一方面使要求入党的师生得到很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则为党的组织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人选。看见一名名优秀的青年学生加入我们的队伍,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党务工作的同志,我满心地感到喜悦。

  说到基层组织建设,我还想再说一说支部活动的创新。以学生党支部来说,它所面对的是80后、90后的大学生,他们希望以更加生动、更加活泼、更加互动的方式来诠释严肃的话题,在“润物细无声”的相对轻松气氛中接受教育、获得感悟。记得2008 年下半年,艺术学院的一个班级党支部围绕坚定理想和树立正确价值观,举行了一次主题活动,参加活动的既有党员,又有入党积极分子和党章学习小组的同学,主持这次活动的党员陈齐乐同学邀请我前去参加并能说几句。那天,同学们先后发言,有的说要把政治理论学习好,有的说要在专业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有的表示要多为集体和同学服务,有的表示要挤时间参加社会服务等,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很热烈,时间也过得很快。最后,齐乐同学请我讲话,我首先肯定了这次活动的主题和方式,肯定了同学们的意见和观点,然后表达了我的看法,希望他们对国家、社会有担当之心,对党有忠心,对集体有热心,对父母、长辈有孝心,对老师有敬心,对学习有专心,对同学、他人有爱心,并且希望他们能够做一个好学生、好党员,临离开时还给他们写了“自信、坦诚、勤奋、乐观、博学、进步”等12个字的一幅条幅。多年过去了,这一次活动还让我记忆犹新。这些活动也让我对于后来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有了深入的思考和想法。

  学校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离不开学校基层党组织生气勃勃的创建工作。正是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积极探索、不懈努力,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内涵建设和发展。(作者为原校党委副书记、正校级巡视员)


地址:浙江·杭州市留和路318号 邮编:3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