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中的我们——杏园风采】教师篇(四)勇敢迈出成功路上的第一步
日期: 2017-06-20 信息来源: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学生茁壮成长,也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人类高尚的心灵。在电子科大科园教育中心,一批批优秀的教师默默耕耘,数十年如一日,他们热爱教学、立德树人,以强烈的责任心、耐心以及爱心,坚守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为学生答疑解惑、传授知识。】 近日,新闻中心采访了电子信息学部教师代表曾毅老师。曾老师担任电子信息学部迈创平台指导教师,是国家信息产业部认证讲师,从事计算机方向培训工作17年,参与教材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Linux系统管理、Linux服务架构与安全等教材编写,教学实践经验十分丰富。 完美“跨界”,只因热爱 曾老师大学本专业是会计,计算机为选修专业,到后来计算机却成了曾老师的主要职业。之所以跨度那么大,是因为曾老师渐渐发现自己更热爱计算机专业。曾老师1997年进入IT行业,2000年开始从事教学工作,到现在已有17年的教学经历。教学的主要方向是网络安全和数据管理,最擅长的则是网络安全方向的教学。曾老师说:“在我看来,计算机专业既不属于文科也不属于理科,严格来说,属于应用型学科,只要逻辑思维不是太差,想要转行并不是很困难。” 计算机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它涉及到的领域很多,这就要求学生多了解不同领域里的相关知识。曾老师说:“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尽量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如果想要做好管理类的软件,那么,管理流程就得熟悉。所以,知识面必须要广,以后才能胜任相关工作。” 曾老师授课中 功在平时,重在积累 电子信息学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意识。曾老师认为,创新意识源自于丰富的知识。除了在课堂上的学习,曾老师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补充相关知识。“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去了解目前的应用成果,去发现未来社会的需求,这是非常重要的。既要拓宽知识的广度,也要加强技术的精度。”曾老师这样谈到。 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同学,曾老师给出的建议是以实际的项目进行创业。在校期间,多参与实训项目,积累项目经验,这样,当真正走上创业之路时,能够少走弯路。对于想要直接就业的同学,除了专业知识的积累,还要多了解职场知识,多思考以后的职业规划,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探索无止境,实践出真知 与以往的传统教学相比,电子信息学部双创教育下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结合实际。曾老师说:“从现实生活中的某项应用引出新知识,这样的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以具象化的方式来引出相关知识,至少学生能够了解知识的相关运用情况,那么,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练习时,方向能够更加明确。” 以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相对被动。现在,双创教育下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曾老师谈到:“课堂上采用分组讨论制,每个教学阶段末提供相应的实际项目供学生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在项目中进行应用,充分锻炼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传统教学的考核方式多采用卷式打分制,而如今,在践行双创教育下的教学模式时,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仍采用试卷答题的形式,但所占比例相对减少,而着重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讲述能力进行考查,通过路演的方式来完成。此外,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相应的作品。通过这些方式,教学效果更加可视化,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更为科学,这样,接下来,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会更有针对性。 迈出第一步,创造新天地 电子信息学部以迈创平台为载体,积极引导、有效指导学生实训、就业、创业。对于“迈创”二字的解释,曾老师谈到:“‘迈’,即引导学生迈出第一步;‘创’,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 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始终保持上进心,认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实训实践中来。在实训过程中,为避免学生因畏难情绪而停滞不前,迈创平台的实训难度做了由浅入深的布局筹划。通过合理分组,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实训任务。在实际的项目运作过程中,发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业能力。 “在努力付出之后,看到学生的表现,我着实感到欣慰。”曾老师说。以前,下课之后,学生都急着离开教室,而现在,课余时间里,常常可以看到学生带上电脑在教室学习,无聊的闲谈也变成了技术上的探讨,这便是曾老师感到十分欣慰的事。 对于对计算机专业很感兴趣,但又是零基础的同学,曾老师给出了一些建议:“计算机属于应用型学科,对于数学、外语的要求,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入门较为容易,但想要更加深入的话,勤于动手实践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运用自如的效果。” 参观企业 体验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