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就业,如何保持良好心态?

日期: 2015-09-25    信息来源:

首先,要学会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也是快乐的秘诀。惟有自信,才能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保持乐观,从而想办法战胜困难与挫折。“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或许有人说,我又何尝不想自信呢?可就是自信不起来啊。是啊,怎样才能使自己自信起来呢?我想,还是让我们多看自己的优点、长处,多发现、发掘自己的潜能吧。俗话说的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限潜能。人不能光盯着自己的缺点、短处和现在,而要学会欣赏自己,多看自己的优点、长处和未来。传统的教育思想与落后的人文观念使得多数人用僵化的目光去看待现实中的人和事,认为是很难改变的。而唯物辩证法早已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人与事,发展变化才是永恒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时代早已过去。我们教育者首先应觉醒,再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我们的学生。我们自己首先要做一个自信的人。不要总拿自己的缺点跟人家的优点比,那样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一定要学会赏识自己,悦纳自己,勉励自己。如果做不到这样,可以想办法,比如,积累自己的成功体验和经验,坚持写日记,写摘抄;把自己的优点罗列在纸上,同时写一两句能激励自己的名言警句或是自己的座右铭,贴在墙上等随处可见的地方,天天看到它们,激励自己。总之,要想办法让自己自信,自信就能快乐,快乐就能发掘潜能,就能高效。所谓快乐,越快越乐,越乐越快。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就不难拥有良好的心态。 

其次,要学会调节。 

生活是千变万化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天灾人祸,喜怒哀乐,都在所难免。一次考试的失利,一场伙伴的误会,一句过激的话语,都会影响我们的心情,生活中的不顺心事总是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怎样调节呢?最简单有效的做法——用积极的暗示替代消极的暗示。当你想说“我完了”的时候,要马上替换成“不,我还有希望”;当你想说“我不能原谅他”的时候,要很快替换成“原谅他吧,我也有错呀”等等。平时要养成积极暗示的习惯。要对自己说“我能行”,“太好了”。如果把这两句话变成口头禅,那真是太好了!是的,一定要学会积极暗示,光明思维,换位思考,多角度思考。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黑夜的尽头是黎明。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 

第三,要学会宽容,培养自己宽广的胸怀。 

一个人心胸狭窄,只关注自己,就容易生气,闷闷不乐,斤斤计较。而当你胸怀宽广时,你就会容纳别人,欣赏别人,宽容别人,自己的心境也就能保持乐观,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仁者无敌”。我想伟人们之所以伟大,首先在于他们有宽广的胸怀。蔺相如宽容了廉颇,才有了“刎颈之交”,赵国之强;诸葛亮宽容了周瑜,才有了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共产党发动了全国统一战线,才有了新中国的成立;老师只有宽容了学生,才能想出更好的教育方法,才会享受到“桃李满天下”的芳香。让我们善待每个孩子,深切地理解每个人,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这样,我们一定能保持良好的心态。 

说道底,决定人心态的是人的理想、人生观、世界观。一个人具有远大的目标,正确的人生观,胸怀宽广,执着进取,挑战自我,不屈命运,坚信自己,积极思想,那么,他一定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拥有美好的人生。

校门离企业有多远?现在大学生在就业时普遍缺乏就业力,企业总是抱怨大学生不“职业”,分歧使大学生与企业间有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阻碍大学生就业。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大学生缺乏就业力操心。

大学生“态度”最成问题

毕业生就业力应该包括工作能力、适应能力、求职或者称其为生存能力。就业力是基础的职业素质,是要让大学生保持就业的能力,而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这种能力。

目前大学生的职前培训应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在培训求职过程中遇见的困难,这一阶段需要从行业知识、企业知识、职业规划、职业心态、求职技巧等方面来进行培训;其次就是在通过努力获得了就业机会之后,由于缺乏应有的基础职业素质,而难以适应职场要求的问题,这也是当前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意直接招收大学生员工的重要原因;第三是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用人单位特定岗位所需要的实际专业能力之间存在差异,需要目标岗位导向的专业技能培训。

而企业对大学生在就业力缺乏方面的看法是——态度是最大问题。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培训经理唐长军认为,大学生刚刚到企业工作,达不到企业用人标准很正常。企业录用大学生是看重其可塑性比较强,学习新知识都没有,甚至对公司都不了解,而有的就开始提要求了。有些学生要求把自己调到北京、上海等地就行,干什么无所谓,但是对行业和职位不了解的人又怎么能做好工作,所以企业自然不会选择他的。

错位现象依然存在 

虽然应届毕业生对自身定位越来越准,但也发现,一些学生在中资、外资企业的选择上有理想化倾向,部分毕业生不愿去第一线、去基层,有业不就的错位现象依然存在。 

在“共创未来”人才招聘大会上,外资企业、北京单位的展位前人头攒动,而外地企业和国企展位前就要相对冷清许多。 

据有关专家分析,当前大学生对外资企业有一种盲目的信任,新事物快,并愿意做一些繁重的活儿增强企业活力,但如果大学生缺乏主动心态则很难得到企业青睐。他说:“学生时期是一种被动的心态,是接受的心态,而企业则希望每个员工有一种主动的心态,主动关心企业的心态,主动工作的心态,要有主人翁的精神,而现在学生比较缺乏这种精神,急需有一个心态的转变。”

 有一颗平常心,可以从零做起,这往往是毕业生最难做到的,虚心的态度是极为缺乏的。现在的毕业生认为自己什么都会,经常要求一到公司就担当重要职位,但到公司才发现其实实际操作与课本学到的内容相差太多,而且要在一个公司内挑大梁至少得了解公司文化,结果到公司后才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做不了。

先就业再择业不是盲目就业

现在许多来求职的毕业生对其所选择的行业和职位一点儿了解除外资企业薪酬高、业务水平高等原因外,国企体制陈旧、人员机构臃肿、锻炼机会少等因素,也导致大学毕业生在相似的选择下,不愿意到这些部门工作。 

与此同时,大学生的简介做得越来越精美,越来越昂贵。而一些毕业生为了让简历更“好看”,弄虚作假,通过电脑软件,制作出各种奖状证书,以“增强”竞争力,甚至出现几个同学都称自己是同一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的现象。简历光花哨是不行的,更重要的还是要看内容。 

专家们认为,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没目标、没准备,全凭运气碰,原因在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模糊,这也影响和制约了市场的配置成功率。因此,大学生入学前应做职业生涯规划,在校期间进行不间断地完善和补充,进而使自己与社会发展,所学知识与专业进步,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发展能够同频共振。 

教育结构还需调整 

在招聘会上,还发现,用人单位对求职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不少用人单位最常问求职者的问题是:“你有什么项目经验?”据了解,如果求职大学生曾在大公司参与过具体项目工作,或独立承担过具体项目的开发,这样的“工作经验”才能达到人事主管要求的水准。一些用人单位还要求求职者直接到公司上机操作,当场测试求职者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 

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反映,与以往相比,应届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滑坡。 

据了解,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 

 “例如有的学校的汽车专业现在成了机械设计及自动化工程,范围变得很广,但从专业使用上来讲却差很多,加大了用人单位的后期培训量。”孙大鹏说。 

一些大学毕业生也感觉到,大学里面学的东西到社会上以后会有脱节,有些企业需要的东西你在学校却没有学过。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的人才供应和人才需求存在失衡。“现在的教育体制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大学生学到的知识进入市场以后,市场无法吸收使用。所有的大学教育结构千篇一律,一流大学和一般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也基本一样。” 

专家们认为,加快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素质教育,是增强并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最基本保证。“今后高等教育灵活机制的改革应该更大,只要实现了市场导向的改革,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就会得到比较好的改善。”


电子科大科园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09 ALL RIGHTS RESVERED

ADD:成都市一环路东一段159号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产业大厦一楼

TEL:028-83200668 028-83200998 028-83200544

蜀ICP备12011664号